压纹机厂家印后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
决定印后加工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印后加工设备的多样化、自动化、数字化和工艺的先进性。现代化的印后加工设备和合理的工艺对提高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、节约成本、降低劳动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长期以来,我国印刷界普遍存在着重印前、印刷,而轻印后加工的观念,致使印后技术与设备发展滞后,明显落后于靠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印前与印刷。
我国的印后加工设备是随着中国包装工业的发展而提高的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深入,促进了我国印后加工技术的长足进步。
在1999年,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提出了到2010年印刷技术的发展目标,总的要求是基本实现“印前数字、网络化;印刷多色、高效化;印后多样、自动化;器材高质、系列化”的28字技术发展方针,使我国跨人数字化、网络化的印刷新时代。
“印后多样、自动化”是指印刷后序加工(包括印刷品的表面整饰、书刊装订和包装成型加工等)采用多种工艺和多种设备来完成。并广泛采用自动化、机械化的工艺和设备,逐步改变手工和半机械化生产的落后状况,从根本上提高最终产品的质母和生产效率。
印后加工技术在2010年前做到如下发展目标:
1.通过广泛采用多种印刷品的整饰工艺〖如紫外上光、压光、覆膜、过胶、上蜡、凹凸压印、烫印、滴塑、打孔、打号等提高印刷品的光泽性、耐磨性、耐腐蚀性和防水性。
2.通过广泛采用自动化、连续生产水平较高的折页、配页、锁线、平装胶订、无线胶订、骑马订、精装、裁切、打包等设备,提高书刊产品的外观和内在质量。
3.通过多种包装成型工艺(如模切压痕、烫印、折叠糊盒、开窗、贴面、复合、分切、制袋等),满足迅速增长的包装市场多品种、高质量、短周期的需求。
4.重点推广应用胶粘订工艺,开发和完善无线胶订单机和联动机、精装单机和联动线、自动切纸机。
5.开发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包装设计应用软件、计算机控制的模切版激光切割机、雕刻机、刀具成型机,着電提髙模切梢度和模切加工速度。
6.应用和开发高精度、高速度、多功能的印刷与印后联机生产线。要使生产线各工序的加工时间节拍相同,形成不间断的运转,就要压缩一些工序的高工时,研究开发新型机电设备。例如改变低速的平压平模切、打孔、压凸方式,应用圆压圆的滚式模切、滚式打孔、滚式压凸方式;改变烘干工序中的低速运行,应用高速热气垫;加大uv固化工序紫外灯的功率和采用灯高效散热结构等。
7.印后加工设备向着自动化、深层次的方向发展。对印后装备要求具有一系列的功能,例如对加工印刷品尺寸、色彩以及设备故障等进行实时检测;对各加工工序的参数、加工过程的图文信息进行实况监视;对加工中的压力、张力、温湿度、计数、对准、排废等进行积极的控制。在设备结构上,进行部件模块化、标准化设计,可以实现部件模块快速互换,根据批量、工艺等因素,组合不同结构的生产线。
8.印后的工艺与材料按照环保、优质、简捷、廉价的思路发展,环保要求排在首位。面对含有化学成分、污染环境的工艺材料,必须寻求满足环保要求的解决方案。例如,计对上光、复合、涂布、印刷、清洗等工艺的污染问题,世界各国都在开发环保工艺和环保材料。目前,许多新产品的问世在生产中已见到成效,如无溶剂复合(工艺与材料)、预涂覆膜、水性上光等。
(责任编辑:admin) |